作为个体户,我深知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性。近期,为了拓展业务范围,我计划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二类医疗器械因其中度风险特性,需严格监管方可合法经营。为了顺利办理这一备案凭证,我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并深入了解办理流程及所需条件。根据我国现行法规,个体工商户确实可以申请二类医疗器械备案,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接下来,我将详细分享整个办理过程,希望能为同样需要办理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我是个体户,如何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一)

贡献者回答办理个体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的流程如下:
一、明确备案要求和准备资料
1. 了解当地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个体户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证明等。
二、在线提交申请或现场办理
1. 登录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或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站,找到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入口,按照要求填写申请信息,并上传相关资料。
2. 如果没有网上办理服务,可以携带申请资料到当地的行政审批大厅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现场办理。
三、审核与审批
1. 相关部门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2. 审核通过后,会通知申请人提交纸质版资料。
3. 收到纸质资料后,部门进行进一步审批。
四、领取备案凭证
1. 审批通过后,申请人可以到相关部门领取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2. 有些地区可能会采取邮寄方式将备案凭证寄送到申请人手中。
办理个体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是开展相关业务的必要步骤。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备案要求和准备相应的申请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个体户的基本信息、经营场所的证明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资质证明等。在准备好资料后,可以通过网上提交申请或到当地的行政部门进行现场办理。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对资料进行审核,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备案凭证,开始合法经营。整个流程需要关注当地政策规定,确保资料齐全和真实,以便顺利获得备案凭证。
流程可能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办理前咨询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或相关部门,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同时,务必确保所提交的所有资料真实有效,避免因资料不真实而导致的审批失败或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办理 (二)
贡献者回答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以下步骤:
1、了解要求:熟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确保经营行为符合规定。
2、准备材料:根据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准备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及关键岗位人员的资格证明、经营场所和仓库证明、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等材料。
3、网上提交: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地方食药监局官网,完成企业注册,填写《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表》,上传电子版材料。
4、纸质材料提交:网上审核通过后,将纸质材料提交至指定行政服务大厅。
5、现场核查:地方食药监局可能会在备案后3个月内进行现场核查。
6、获得备案凭证:审核通过后,企业将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确保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
2、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及学历证明复印件:注意学历和专业要求,质量负责人通常需要医学相关专业背景。
3、经营场所和仓库地址的相关证明:包括地理位置图、平面图、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
4、经营设施、设备目录:列出用于医疗器械经营的设施和设备。
5、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目录:包括采购、验收、存储、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文件。
6、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介绍:说明系统功能,如果企业使用。
7、授权委托书:如果非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办理,需提供。
8、真实性自我保证声明:承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
核发法定时限:一般为15至30个工作日,具体根据各地规定有所不同。
承诺办结时限:部分地区承诺办结时限更短,如即办(不含现场核查)或8至20个工作日(含现场核查)。
办理地点
线上申请:可通过各地政务服务网进行线上申报。
线下申请:前往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现场申请。
注意事项如下:
1、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分为正本和副本。
2、办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现场核查,具体根据企业情况和当地规定而定。
3、办理不收取费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
公共场所经营者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按照规定向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方可营业。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
二类医疗器械备案需要什么材料 (三)
贡献者回答二类医疗器械备案需要准备企业资质证明、产品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一、企业资质证明
1.企业营业执照:证明企业合法经营的资质。
2.生产许可证(如适用):针对生产型企业,证明其具备生产医疗器械的资质。
二、产品技术文件
1.产品说明书:详细描述产品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2.技术规格书:提供产品的详细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3.安全性评价报告: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生物相容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报告。
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质量手册:概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等。
2.程序文件:详细规定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
3.记录表单: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
此外,还需要提供与产品相关的其他证明文件,如注册证书、临床试验报告等。这些材料的具体要求可能因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准备材料时应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
提交备案申请时,需按照要求将材料整理成册,并提交给相应的监管机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企业将获得二类医疗器械备案证明,从而合法开展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综上所述:
二类医疗器械备案需要准备企业资质证明、产品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关材料,并按照当地法规的要求提交给监管机构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企业将获得备案证明,合法开展相关产品的销售活动。
法律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第八条规定: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并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
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的进口医疗器械,应当在申请人所在地提出注册或者备案申请。其中,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执行。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第七条规定:
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二)有对生产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以及检验设备;(三)有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制度;(四)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五)符合产品研制、生产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
二类备案6840经营范围 (四)
贡献者回答二类备案6840的经营范围包括: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如血液分析仪、尿分析仪等
二类: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20普通诊察器械、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医用光学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3医用超声仪器设备及有关设备、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7中医器械、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6830医用X射线设备、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6833医用核素设备,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体外诊断试剂仅限早早孕检测试纸、排卵试纸、尿糖试纸、血糖试纸)、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6870软件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经营范围。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是指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满足的经营范围。对于医疗器械经营者来说,了解和遵守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的规定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具有不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只有符合相关规定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此外,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也是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注册和经营许可证年检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二类备案6840经营范围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4]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经营范围 (五)
贡献者回答经营范围:
1. 第二类医疗器械包括:
- 6820 普通诊察器械
- 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 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 6823 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 6824 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 6825 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 6826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法律依据:
2. 根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经营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然而,对于通过常规管理能够确保安全性、有效性的少数第二类医疗器械,无需申请该许可证。不需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名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
法律条文:
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 (一)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 (二)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 (三)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或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
- (四) 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医疗器械二类备案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法衡网的其他内容。